日本调整签证政策,移民日本的“后门”被堵上了

2025.08.05 | 日本签证

日本政府针对外国创业者设立的”经营・管理”在留资格签证即将迎来重大调整。出入国在留管理厅已进入最终调整阶段,计划将现行500万日元(约25万元人民币)的注册资本门槛大幅提升至3000万日元(约150万元人民币),增幅高达6倍。同时,新规要求申请人必须雇用至少一名全职员工,彻底终结此前”资本金或雇员二选一”的宽松模式。这一变化预计最快于2025年内通过省令修订后正式实施。

该签证原本旨在吸引国际企业家,增强日本经济活力。持有者可获得3个月至5年的在留资格(可续签),并可携家属定居日本。现行制度下,申请人仅需满足”500万日元以上资本金”或”雇佣两名以上专职员工”中的一项条件,且对年龄、学历、语言能力无硬性要求,使其成为移居日本的热门通道。截至2024年6月,持有该签证的中国公民已超2万人,占总数一半以上。

然而,相对宽松的门槛也导致制度被频繁滥用。部分申请人通过注册空壳公司、虚构办公地址等手段获取签证,实际并未开展真实经营,甚至利用签证从事非法活动。日本政府调查发现,此类案例中中国籍持有者占比较高,引发对制度初衷偏离的批评。比较国际标准后,日本现行资本要求也显著低于其他国家:韩国需32万日元、美国15万-30万美元、新加坡11万新元,进一步凸显日本易成”跳板国家”的隐患。

新政设计直指堵漏。3000万日元的资本门槛将筛除资金实力不足的投机者,而强制雇佣要求(员工年薪需达300万日元以上)则强化了企业经营的真实性。对于已持签证者,现有权益暂不受直接影响,续签时原则上仍适用旧标准。但7月起,续签者已被要求提交”实际经营活动说明文书”,详细解释业务进展与初始计划的差异,并需附交易记录等佐证材料。亏损企业还需额外提交改善计划,审查明显趋严。

此次调整引发两极反应。支持者认为,高门槛能驱逐”伪经营者”,提升签证含金量,为真实创业者创造更规范的环境;反对者则担忧,年轻创业者因初始资金不足被拒之门外,日本可能错失创新活力。尤其对中产阶层而言,叠加雇佣成本后,实际投入将远超150万人民币,移民路径被迫收窄。

当前至新规落地前,成为最后的窗口期。移民机构普遍建议:计划申请者应加速行动,力争年内按旧标准完成公司注册与材料递交;已持签者需完善企业经营,确保续签材料合规,规避新政潜在影响。毕竟,当日本向世界重新定义”欢迎”时,机会只留给抢跑的人。